close

這學期快結束了,說真的,身為小一新鮮人的媽媽,我心裡百感交集,


一個學期說長不長,說短也不短,四個多月的時間,孩子已經學了好多,


注意到了嗎? 我沒說[學到],我說[學了]....,


好多的知識以排山倒海般的姿態向孩子飛奔而來,


在每天都有進度的狀況下,孩子接收到好多認知刺激,


但是有沒有學到? 有沒有感覺到? 有沒有感動到?


說真的,在教改這麼多年後的今天,我個人覺得,骨子裡,台灣的教育仍然沒變...。



在離學期末結束還有兩個多星期的今天,孩子的課程其實大多已經結束,


現在每天去學校進行的,說真的都在考試,聯絡簿上清楚寫著要考國、數、生活第幾單元...


撇除考試這件事為老師提供一個很公平的評分標準這件事,


透過考試來學習? 透過寫測驗卷來學習? 這到底好不好? 到底對不對?


這好像跟二十年前我讀國中時的學習生態沒甚麼差異!! 


每天考考考,然後在重複演練中把觀念記熟了,把知識搞懂了,


這種生活我想現在當爸媽的應該都很瞭解,...只是我的孩子是國小一年級呀...;


在公立學校裡,在教育部督導的教育現場裡,小一的孩子每天去學校都在寫測驗卷...,


這真的是我們台灣教育當局所希望孩子體驗的學習生活嗎?


 


這學期孩子學到好多國字,撇開讓我幹譙到不行的筆劃問題,跟讓我不屑的重複抄寫作業,


學習就只是這'樣嗎? 孩子學會利用這些字了沒? 孩子對自己學會這些字感到感動了沒?


除了靠家長帶孩子閱讀,帶孩子認招牌之外,學校可以提供的國語學習僅有如此嗎?


一種沒有深刻感動的學習,是記不住,也記不牢的;


數學也是,長短左右形狀,還有20以內的加減法都教了(看得我家嫂嫂很慶幸自己的孩子是在國外受教育),


但是數學真的只能靠測驗卷來練習嗎? 課本的知識為何老是與生活無關聯?


學校的教育現場裡難道不能辦個尋寶或是買賣的活動,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數學的魅力?


利用實物也好,利用代幣也罷,讓孩子在真實的操作體驗裡,


可以深刻瞭解左轉右轉的關係,瞭解加法與減法的實用性?



生活更是如此,這學期教得可多了,校園、秋天、冬天、泥土、風、柿餅、節拍等...,


但是整個學期,學校的教學從未踏出那個小小校園....,


上過台灣欒樹、變葉木、黑板樹等,是在教室用電子白板看著出版社準備好的動畫與教材,


上了台灣藍鵲、綠繡眼、白頭翁等,也沒看到老師在徵求家長提供資原,或是到寵物鳥店逛逛,


上了曬柿餅、義民節、賽夏族矮靈祭等,好多好多...,但都也只是紙上談兵,看看影片而已...,


難道教育只有這樣? 用電子白板就包括了孩子所有的學習? 這樣孩子能感動到[懂了的感動]嗎?


難道不能親自曬曬看柿餅? 難道不能跟家長徵求各族原住民的服裝頭飾來舉辦小小服裝會?


難道不能到公園或大學校園把各式樹葉撿回來? 不能自己種種盆栽,感受一下樹葉顏色的變化?


 


喔.....no, no, no, 當然不能,那樣太耗費時間,也太耗費資源,


測驗卷下去,多練習幾次自然就會記得住了...,


管他青海路上整排台灣欒樹的花已經從黃色變到紅色,


孩子你們自己回家的路上要記得看ㄛ!!  要不測驗卷多寫個幾次就會記住了,


團體教學對孩子的深刻影響難道就只能是一種教育理想,


難道整班帶出去一起親身體驗有這麼困難嗎?


難道台灣的孩子只能在這樣以紙筆為主的的學習環境裡長大?


這樣孩子怎麼學會親身感受? 如何學會感動?


 


身為小一新鮮人的母親,說真的,我是有一點痛心,


原本讓我捧在手心,讓我費心教育的孩子,在進入國家提供的正式學習場域後,


竟只能以這種呆板、制式的方式來學習,真是浪費了他們像海綿似般的吸收能力,


真是抹煞了他們天馬行空的創造力,真是慢慢消減了孩子原本高昂學習興致...,


抄抄寫寫,考來考去,台灣的孩子真的只能透過這樣的方式學習嗎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甜心真 的頭像
    甜心真

    最愛雙胞胎

    甜心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