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對,好啦,我承認啦,我就是[愛操煩]的媽媽


所以才會在孩子進幼稚園未滿一年的同時,就在思考小學的問題...,


看了看身邊讀小學的孩子,好像沒人喜歡上學?


這,我真的是無法了解,...,為何台灣的小學看起來一點都不好玩,


為何小學不能跟幼稚園一樣好玩,一樣以有趣的方式來學習?


 


最近借了一本關於紐西蘭教育的書(愛在紐西蘭:優質創新中小學,周祝瑛著,書泉出版),


書中提到紐西蘭小學是由教育部規定的課程綱要,沒有制式的課本(從我姪女身上看到的確如此),


教育部訂定學習領域(語文、數學、科學、社會、技術、藝術、健康與體育等),也訂定各領域的能力指標,


沒有制式課本,教學就很靈活,採用的是主題教學(很有深度喔...,例如:紐西蘭的歷史與人類歷史的演進),


所有課程都隨著主題做螺旋式的發展,依孩子年齡與程度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,


雖然這對老師來說比較辛苦,因為老師們的備課時間勢必增加(但是孩子三點就放學啦!!),


但是活潑主題所營造出來的學習樂趣,真的會讓孩子愛上上課,


上午八點半上課,下午三點放學,回家功課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,


因為規定功課不能影響個人運動及社交的時間,看我姪女的課後時間真的很多,


可以運動,可以休息,可以學才藝,孩子不會覺得累;


學校重視閱讀,到圖書館借書,每天至少要閱讀15~30分鐘,


功課彈性很大,星期一出[整周的作業],星期五收作業,


這不只讓孩子學會如何調配時間,也增加解決問題的能力...。



感覺起來,真的比台灣教改一綱多本所引起的亂像有趣多了,


孩子不需要作評量本,反正作也沒用,因為成績來自平日課堂參與,與功課完整度,


評量本只是反覆練習下的學習,以重複的練習換得考試的高分,卻少了學習的樂趣,


難怪Carol會提出[不上安親班]跟[學生活]的概念,


實在是因為台灣的小學所能提供的真的太有限,安親班又只是強調重複再重複的練習...。



說來有趣,紐西蘭的幼稚園強調[自由放牧]的[角落教學],孩子自由活動,隨意玩,


這在台灣大概會被罵死,很多家長大概會說,如果去學校只有玩而已,那幹嘛花大錢上學呢?(我個人大概也會是其中之一...哈哈)


台灣幼稚園強調的[主題教學],卻是紐西蘭中小學的教學方式,


在擴展孩子知識領域的同時,強化語言、數理、藝術等領域的能力,


跟我們台灣小學有固定課本的學習比起來,紐西蘭的學習感覺起來有趣多了...,


難怪很多人跟我說,台灣孩子的[好命]只有前幾年,幼稚園還能玩,小學後就開始有壓力了...。



台灣的小學真的不能跟幼稚園一樣好玩嗎?


體制下的學校我想一定很難變得超級有趣,


體制外的學校雖然可能有趣,卻又會讓人擔心銜接的問題。


想到孩子學校最近換新主題[身體動動動]後有趣的一些內容,


突然好希望孩子的學校也可以有國小部,不是安親喔,是真正的小學,


讓孩子在研究主題的過程中,透過閱讀與實做,可以增進語文、數理、科學、藝術或體育方面的能力,那不是很好嗎?


如果有,那,我一定第一個報名...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甜心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