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大學跟研究所都是唸心理學系,以前唸發展心理學時,常常都覺得這很好玩。孩子怎會經過這樣的複雜歷程進行學習? 他們怎麼會知道要透過同化(assimilation)跟調適(accommodation)這些方式建構這個世界?
我當然知道這些名詞都是專家所給予的專有名詞,我也知道他們是透過許多觀察與實驗所得知的,但是當我現在正一個一個地觀察到,一個一個驗證時,我老是會想到那些心理學前前前輩(我是指那些掛了的大師,尤其是Piaget),他們的聰明與用心,真的讓一百多年後的我好感動喔!!
話說昨天跟小綱小維一起玩識字卡,他們看到一隻花豹,我問他們這是什麼? 他們想了一下說〔長頸鹿〕,這當然是錯誤的答案。
但是各位看倌,其實仔細看一下,花豹跟長頸鹿的花紋真的很相似,都是一塊一塊的,都是黃黃咖啡咖啡的。當場我就開始感動起來了....,這些厲害的心理學前輩們,我的孩子真的在進行同化耶,他們真的以動物身上的特徵進行了解,以其既有舊基模來處理這個新訊息,而給了我長頸鹿這個答案....,而我知道等我告訴他們那是花豹的時候,他們就要開始進行調適.......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感動什麼,竟然有點想哭.....,或許這就是我指導教授常說的〔知識的火花〕吧!!
於是,做媽的我依照書上的育兒知識〔不要強調孩子錯誤的地方,指給予新的正確指導即可〕,我說,〔恩,身上的斑紋跟長頸鹿好像喔,這是跑得很快的花豹喔,牠的脖子沒有像長頸鹿這麼長,但是身上都一塊一塊的....〕。我知道他將進行調適,他將會知道可以用脖子長短當作一個分類,長的脖子的花花的動物才是長頸鹿,短脖子的會是花豹....。
害我亂感動一把的,這些心理學大師真的很厲害...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