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自從看過網路上流傳的[直升機父母]後,我就一直引以為鑒,


我可不希望被看成整天圍著孩子打轉,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,管太多的媽媽,


因此當孩子適應學校生活後,雖然有活動一定參加,平日我已經不常進校園了...。


但是,看到鄰居有位媽媽是國小老師,工作已經很忙了,還到孩子的幼稚園擔任義工,幫忙處理電腦的資料,感動...,


經過國小,看到很多愛心媽媽甚至愛心爺爺擔任交通指揮,保護孩童上下課的安全,感動...,


還有故事媽媽定期到班上說故事,豐富孩子的生活,感動...,


突然覺得我怎麼這麼[沒用],明明時間就很多,卻把自己抽離孩子的白天生活,


突然覺得,念那麼多的書,除了用在自己的孩子,好像都沒好好發揮,


心想...,或許我也可以做些甚麼事吧...。


 


於是,最近,我到孩子的班上帶了個幼兒成長團體,一周一次,


老師幫忙取了個好聽的名字[情緒成長營],


團體的目的跟內容與一般自我成長團體差不多,就是希望增進孩子對自我的了解,與對情緒的認識,


每一次都會帶領孩子看繪本,進行簡單討論,然後進行一些相關活動,畫圖或是黏土之類的,


在主題部份,我比較沒有順序設限,但是就是圍繞著[自我]這個主軸,


雖然不是第一次當老師,也不是第一次當leader,但是真的是我第一次帶幼兒團體,


我給自己很大的空間,很多設計好的[橋段]若不適用於幼兒,我會立即調整,邊帶邊觀察,邊觀察邊做。


你問我感覺如何?


說真的,我很喜歡跟孩子分享我精挑細選的繪本,


我在這選擇繪本的過程中也學到很多,認識很多超讚的童書;


我也很喜歡看到孩子聽故事時專注的表情,


看到孩子眼中透露出跟主角感同身受的情緒,或是因為故事的詼諧幽默而發出的笑聲,這真的很讓人感動...,


我更喜歡看到孩子進行相關活動時的快樂模樣,


不論是繪畫時的天馬行空,或是黏土活動時享受的模樣,真的真的很令人感動...。



第一次因應班上同學中大班混齡,中班學生所產生[不如人]的負向感受,我們讀了[你很快就會長高]這本書,


我製做了大張主角海報,利用閒聊的方式帶入主角所感受到的問題,引出[不如人]的問題,


我也製做了表情臉孔,利用臉譜讓孩子了解主角正面臨的情緒感受,請孩子畫下那種[不如人]的感受,


接著故事繼續進行到最後主角決定不管自己的個子,要當個開心的孩子時,


我請孩子想想,他想要當怎樣的人? 也把這畫下來,接著進行團體分享。


第二次活動我帶了一隻史努比玩偶,讓同學假想自己是一隻狗,


我口述一段關於狗狗的故事,食物被搶啦,朋友不跟他玩之類的,讓孩子表演在那樣的狀況下,狗狗會有哪些不同的叫聲或反應,


藉由狗狗的一天,我們探索不同的情緒反應,並且引導到[生氣]這個情緒,


接著讀[菲菲生氣了]這本書,也討論孩子自己的生氣經驗,並且畫下來,


續讀[生氣的亞瑟]這本書,讓孩子了解生氣是很正常的情緒,


但是表現的方式可以不同,不要傷害到其他人。


第三次,我們配合學校[身體動動動]的主題,把焦點拉回自我概念(哈,這可是我研究所多年研究的專長呢),


我們讀了[我不知道我是誰]這本書,這書我很喜歡,很有趣,


然後我們討論[我是誰]這個問題,呵呵,幼兒的回答都很具體,住在哪裡,是男生女生之類的,


接著我拿出ikea的紙捲,讓孩子倆倆一組,為對方畫出1:1身體大小的形狀,孩子接著加以仔細描繪,


孩子很喜歡這活動,我則是因為看到一堆孩子趴在地上努力畫自己,而感動到不行...!!



第四次,我們繼續自我概念的主軸,延伸到[理想我]的部份,


我們讀[神奇變身水]這書,這本也很好玩,很清楚知道自己是誰,卻不見得會喜歡自己,


為了增加孩子的興趣,我用竹筷製做了主角巫師、老鼠、跟神奇變身水的紙偶,


然後我們討論,如果有變身水,孩子會想變成甚麼?


這答案可是超級豐富,有動物,有人,有戰隊,我真的很喜歡孩子這麼天馬行空的想法...,


然後我們把想要變成的東西畫下來,看到孩子專注畫圖的表情,又令我感動到不行(糟糕,我已經想不出其他形容辭了)。


第五次,利用[最佳主角]的活動,讓孩子演出不同狀態下的我(緊張的我,害羞的我...),


進而把主軸再度拉回情緒層面,討論[害怕]這個議題,讀的是[魔奇魔奇樹]這本書,


這書很棒,但是對四五歲孩子來說,逐字朗讀可能太深奧,所以我用口述的方式來讀,


讀完我們討論孩子害怕的有什麼? 答案也很多,幽靈,壞人,蛇之類的都有,


然後我們玩黏土,我用麵粉自製了兩大團的黏土,孩子把鞋脫掉,坐在塑膠布上,


每個孩子把害怕的東西做出來,成品或許不像,過程像是在玩,但是黏土的搓揉就是最好的釋壓...。


 


這就是這一個多月來,我們所讀的繪本跟所做的事,


接下來我們也會更進一步討論家庭關係、手足忌妒等議題,也會帶進角色扮演等活動,


孩子多狀況也多,有時候感覺狀況亂了一些,感覺不可掌控因素頗多,


我是不在意可否看到猶如治療團體般的效果,況且,這也不是我們這團體的目的,


這團體主要是希望可以延伸孩子的觸角,不只讀繪本,也給予孩子不同的思考空間,


透過活動可以讓孩子對自己有更深的了解,或是讓孩子抒發一些負向的情緒,


這真的就是我們這團體最終的目標。


這個過程中我也漸漸體會到幼兒團體的[難帶],


需要紙筆操作的問卷與學習單完全不能用,分組討論或是互相分享的狀況也會很亂,


所以說,幼教老師真的很厲害,可以搞定這麼多小孩,真是不容易呀!!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甜心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